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委员履职 > 社情民意 > 让居家养老更有“滋味”
让居家养老更有“滋味”
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:2020-12-11 浏览:5886

       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一、二线大城市就业或创业,于是造成了“空巢老人”这一特殊群体的存在。随着“空巢老人”数量呈逐年增加,对于子女不在身边、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,买菜做饭成了一道难题。对此,很多老年人表示“如果街道或社区有个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就餐的公共大食堂就好了”。

  【市民反映】老年人“一日三餐”问题引关注

  市民杨振媛今年85岁,家住吴樾社区。老伴去世后,她成了一名独居老人。对杨振媛来说,每天吃饭是一个头疼的事,买菜、洗菜、做饭……都给腿脚不便的她带来不小的麻烦,“我一个人做多了吃不了,做少了又觉得不值得开一次伙。孩子们费尽心思教会我用手机点餐,但外卖多为重油、重盐、重糖,我们老年人的血糖血脂容易升高,担心会影响健康。”

  吴樾社区副书记操莉莉说,在老旧小区内,居住着相当一部分独居老人,“特别是岁数大了以后行动不便,衣食住行这个‘食’,实际困难很大。有的老人家里,孩子住的远,也得赶回来做饭,因为这些老人要么手艺不成,要么行动不便。”

  据统计,吴樾社区共有独居老人122人。吃好“一日三餐”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,的确是个难题。

 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,至2019年底,全市户籍老龄人口95.29万人,老龄化率为18.03%。其中,市城区老龄人口15.4人,老龄化率为20.98%,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。目前我市50岁和55岁以上户籍人口分别为194万和138万,未来510年,我市老年人口将增加一倍。

  【政协委员】学习成功经验 探索设立社区食堂

  对此,迎江区政协委员朱良华经过走访和调查,在迎江区政协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交了《关于在社区设立老年餐厅建议》的提案。

  朱良华认为,设立社区大食堂在其它城市的街道或社区已有成功案例,我市、区相关部门或街道可以学习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,采取先试点后铺开的方法,探索设立社区大食堂。

  朱良华建议,街道或社区以单个住宅小区或多个住宅小区为基本单元,以“敬老、爱老、助老”为服务理念,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,因地制宜探索设立社区大食堂。大食堂以社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,以方便、卫生、价廉为主要特征,为老年人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、孤寡、独居、空巢等老年人提供就餐、送餐服务,真正做到服务态度热情周到,饭菜价格公道合理,卫生质量符合规范。

  同时,朱良华还提出,相关部门应研究出台政策给予补贴。设立社区大食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需要,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,也是当前我市部分老龄群众关注的难点、痛点、堵点问题。市、区相关部门和街道等单位可以给予设立社区大食堂在房租、水电、资金等方面更多政策补贴,从而真正把社区大食堂办到广大群众的“心坎上”。

  【有关部门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

  针对该提案,迎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供应商数据库,目前入库养老服务企业达21家,为城区老年人提供送餐、洗涤、洗浴等基本服务;三年内迎江区将改扩建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。服务站建成后招标由社会机构(企业)实现社会化、连锁化、品牌化运营,开展面向全体老年人的生活护理、助餐等运营服务;通过政策扶持、资源优惠等多种路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,并将各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,将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关政策文件、补贴标准、财政性资金补助信息等及时通过网站、媒体等进行公开。